未來5-1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的投資定調?
時間:2022-08-17 14:52 閱讀:1419 整理:市場調研公司
新能源汽車市場“黃金十五年”即將到來,雖然近期經曆了調整,但並沒有改變長期趨勢。
在時代生活變化的背後,往往有巨大的投資機會(hui) 。當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1000多萬(wan) 輛汽車時,植根於(yu) 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的機會(hui) 也清晰地展現在投資者麵前。
1886年,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,但直到1953年第一家汽車製造廠在長春開工,新中國汽車工業(ye) 才剛剛起步。在汽油汽車時代,中國汽車企業(ye) 與(yu) 世界頂級汽車企業(ye) 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。然而,在新能源汽車時代,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(chan) 銷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,巨大的市場將孕育出一批大企業(ye) 。
毫無疑問,未來5-10年,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將成為(wei) 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線索,這在許多官方規劃中也可以追溯。然而,複雜的是,新能源不是一個(ge) 單一的產(chan) 業(ye) ,而是一個(ge) 廣泛的產(chan) 業(ye) 鏈和產(chan) 業(ye) 群,如上遊鋰礦、稀土礦、發電端光伏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,許多技術相對先進。如果投資者想從(cong) 中分一杯羹,他們(men) 會(hui) 跟隨專(zhuan) 業(ye) 的基金經理“一起飛”也許是個(ge) 不錯的選擇。
從(cong) 七月開始,A股票觸底反彈的趨勢突然停止,開始震蕩下跌,幸好進入8月開始逐漸反彈。Wind數據顯示,7月當月,上證指數跌4.28%,創業(ye) 板指跌4.99%,深證成指跌4.88%,然而,新能源板塊仍然明顯跑贏了市場,7月份新能源指數上漲了7.92%,其中光伏7月漲幅達10.05%,相比之下,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稍弱,7月上漲22.81%,但也明顯優(you) 於(yu) 市場整體(ti) 表現。
目前,一些市場觀點認為(wei) ,新能源行業(ye) 的估值一直很高,短期內(nei) 需要警惕交易過度擁擠的風險。然而,許多基金經理表示,在投資新能源行業(ye) 時,他們(men) 不應該過於(yu) 關(guan) 注短期,而應該抓住整個(ge) 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趨勢,長期持有超額回報的確定性很強。
一大波利好來襲 新能源汽車市場迎“黃金十五年”
新事物的發展往往不遵循線性增長模式,從(cong) 0~10%的滲透率,市場往往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,但一旦達到10%,就很容易了“出圈”,形成氣候。
新能源汽車領域也不例外。清華大學汽車工業(ye) 與(yu) 技術戰略研究所所長趙福全曾表示,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是一條簡單的漸進線,從(cong) 1%到5%是緩慢的,但從(cong) 15%到30%是快的,這與(yu) 技術成熟、消費心理、基礎設施等有關(guan) 。
實際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。2010年底,中國正式確立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,新能源汽車產(chan) 業(ye) 被確定為(wei) “七大戰略重點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”然而,直到11年後的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滲透率才超過10%。
轉折點已經到來,新能源汽車開始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。短短幾個(ge) 月,月滲透率已經超過20%。截至今年6月底,中國新能源汽車數量已超過1000萬(wan) 輛,連續七年產(chan) 銷量居全球第一。
在一份研究報告中,任澤平的團隊坦言,新能源汽車市場“黃金十五年”即將到來,根據當前的政策目標和汽車消費市場空間計算,預計到2035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長6-8倍。
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(wei) 投資者帶來了豐(feng) 富的投資機會(hui) ,其背後的邏輯是,一方麵,中國經濟從(cong) 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,以房地產(chan) 為(wei) 核心推動產(chan) 業(ye) 增長的原始模式是不可持續的,新能源汽車作為(wei) 高新技術的結晶,涵蓋了多種技術,產(chan) 業(ye) 鏈長,範圍廣,遠非其他行業(ye) ,這決(jue) 定了該行業(ye) 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推動產(chan) 業(ye) 轉型升級方麵的重要地位。此外,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中國已經抓住了第一個(ge) 機會(hui) ,許多世界級的頂級公司已經出現,有能力保持先發優(you) 勢。
另一方麵,麵對新能源汽車的後續發展,國家層麵有很多部署,優(you) 惠政策頻頻出台。比如今年7月,商務部等17個(ge) 部門聯合發布了《關(guan) 於(yu) 搞活汽車流通、擴大汽車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》,其中提到要支持購買(mai) 和使用新能源汽車。此前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《新能源汽車產(chan) 業(ye) 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》。到2025年,新純電動乘用車的平均功耗將降至12.0千瓦時/100公裏,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%左右。到2035年,純電動汽車將成為(wei) 新銷售汽車的主流,公共領域的汽車將全麵電氣化。
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成領漲“排頭兵” 趁回調上車
政策紅利疊加在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關(guan) 鍵時期,與(yu) 新能源汽車相關(guan) 的股票正在成為(wei) 資本市場“香餑餑”。
Wind數據顯示,A股自今年以來一直在波動,但在4月底開始觸底反彈,一直反彈到7月初,然後又開始波動。4月27日~8月12日,上證指數反彈13.53%,深證成指漲21.68%,創業(ye) 板指數上漲31.02%,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46.47%,漲幅遠遠超過資本市場的主要指數,成為(wei) 推動本輪股市觸底回暖的指數“排頭兵”。
許多新能源相關(guan) 主題基金也借此機會(hui) “回血”,大幅恢複前期跌幅。Wind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8月12日,自4月27日以來,許多新能源相關(guan) 主題基金在4個(ge) 月漲幅超過60%。
在許多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中,樂(le) 觀主流。國聯證券研究報告認為(wei) ,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高速增長,上遊汽車電子相關(guan) 產(chan) 業(ye) 鏈和上市公司將同步受益,打開市場空間上限。
東(dong) 北證券研究報告認為(wei) ,中期新能源主線難以結束。原因如下:一是新能源板塊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速達到24.2%,第二季度可能進一步上升。房地產(chan) 、消費、周期等行業(ye) 的利潤短期內(nei) 難以顯著提升,新能源的利潤相對優(you) 勢難以逆轉;第二,新能源的利潤增長預期難以出現下行拐點。一方麵,參考智能手機,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率下降,需要看到滲透率上升到55%以上,目前仍有較大差距;另一方麵,從(cong) 中期來看,政策導向和技術迭代使得銷售和利潤增長率仍然向上移動。
然而,在新能源軌道在短期內(nei) 釋放了大量盈利效應後,一些證券公司和私募股權公司表示,目前新能源行業(ye) 的估值一直很高,因此我們(men) 應該警惕短期內(nei) 交易過度擁擠的風險。事實上,從(cong) 交易方麵來看,從(cong) 長遠來看,對新能源軌道持樂(le) 觀態度沒有異議,但在短期內(nei) 如何調整倉(cang) 位以及對哪些細分軌道持謹慎態度存在一些分歧。
嘉實最早布局新能源 投研能力強產(chan) 品線完善
新能源領域很好,但對投資者來說,不是一個(ge) 容易研究的投資行業(ye) ,其產(chan) 業(ye) 鏈非常廣泛,涉及上遊鋰、稀土、發電光伏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,也涵蓋了下遊汽車銷售,此時,如果投資者想要分享發展紅利,與(yu) 專(zhuan) 業(ye) 基金經理同行可能是一個(ge) 不錯的選擇。
據了解,嘉實基金是中國第一家布局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的基金公司。早在2008年,它就成立了專(zhuan) 門的內(nei) 部研究團隊,深度培育能源轉型,專(zhuan) 注於(yu) 新能源相關(guan) 產(chan) 業(ye) 的研究和探索。
2016年,嘉實基金推出中國首個(ge) 智能汽車主題基金——嘉實智能汽車,見證了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從(cong) 無到有、從(cong) 小到大的發展曆程,並率先介入包括“寧組合”在許多新能源細分領域,高質量的公司,為(wei) 投資者賺取更好的回報。
根據第二季度數據,截至今年6月30日,嘉實智能汽車成立以來,收益率高達313.2%,基準增長率超過同期業(ye) 績240.43個(ge) 百分點。
2021年7月至8月,嘉實基金還陸續推出嘉實中證電池主題ETF,收購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基金。到目前為(wei) 止,收獲基金已經實現了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的全麵恢複,建立了行業(ye) 中最完整、最集中的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產(chan) 品線,涵蓋了新能源上遊資源、中下遊發電端,包括10隻主動管理基金和被動基金。
“現在是進一步配置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的好時機。”嘉實基金表示,電動車銷量增速超預期,成為(wei) 2022年最確定的年度業(ye) 績增速之一;從(cong) 估值來看,當下新能源板塊處於(yu) 類似2018年底~2019年年初的較低位置。
麵向未來,嘉實基金認為(wei) ,眼下我們(men) 正迎來從(cong) 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第三次能源革命,必然要求能源生產(chan) 清潔化+能源使用電氣化智能化,這也讓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鏈站上時代風口,有望成為(wei) 我國未來5~10年最鮮明的投資主線。

關(guan) 注公眾(zhong) 號
獲取更多行業(ye) 資訊
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、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。版權歸作者所有,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。 如涉及侵權,請聯係管理員刪除。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,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(廣州)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。